欢迎光临台湾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

脚趾发黑别怠慢 延误治疗或致截肢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林印胜、张灿城)63岁的余伯近段时间右脚一直隐隐作痛,走路后脚痛愈加明显,停歇后症状会好转,他刚开始以为是天气变化导致的脚痛就没有太重视。然而,才5天时间,他的第三个脚趾就出现了水疱,然后变黑,旁边的脚趾也逐渐肿胀疼痛起来。儿子余先生不敢怠慢,立即带余伯就医,最终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专家提醒,及早发现下肢动脉闭塞并不难,该病的早期表现为患者步行一段距离后出现小腿后方肌肉的疲乏、疼痛或痉挛,此时患者坐下休息片刻,疼痛和不适感可缓解或消失,但再次行走一定距离后又会加重,中老年朋友可以在早期进行自我诊断。

阿伯突然脚趾疼痛发黑

当地医院检查发现,余伯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该疾病是全身性动脉硬化血管病变在下肢动脉的表现,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肢体缺血症状,常表现为下肢冰凉、麻木、无力、行走后疼痛,严重时可引起缺血性静息痛、溃疡、坏疽症状。

医生考虑患者下肢动脉缺血闭塞的症状严重,已达到手术治疗指征,但是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在当地医生的推荐下,余先生联系到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李承志副主任医师。

李承志介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由于余伯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平时也有抽烟,这是引起下肢动脉闭塞的高危因素,首先余伯需要戒烟、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在控制这些危险因素的同时,需要坚持服用抗血小板及扩管药物,这些药物是无论有无做手术都必须要长期坚持服用的。其次,余伯已经达到了手术治疗指征,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恢复下肢动脉血供以促进右脚溃疡的愈合。

目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手术方式有外科旁路途径及微创血管腔内治疗两种,基于余伯下肢动脉病变严重,流出道较差,外科旁路途径需要开刀,手术风险较高,介入血管外科团队选择了血管腔内治疗。这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建立体表与动脉之间的通道,即穿刺通道,向该通道输送器械开通闭塞血管,以达到治疗目的,该手术是微创手术,手术创伤小,手术顺利的话,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了。

经过全面评估和术前讨论,张艳主任医师、李承志副主任医师在介入手术室历经2个小时的奋战,成功重建下肢动脉血流,从而令余伯转危为安。

识别:警惕“间歇性跛行”

中老年人如何及早识别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李承志表示,及早发现下肢动脉闭塞并不难,中老年朋友可以在早期进行自我诊断。该病的早期表现为患者步行一段距离后出现小腿后方肌肉的疲乏、疼痛或痉挛,此时患者坐下休息片刻,疼痛和不适感可缓解或消失,但再次行走一定距离后又会加重,这就是所谓的“间歇性跛行”。

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加重,患者能耐受的行走距离越来越短,直至最后丧失行走能力。到疾病后期,皮肤、肌肉组织缺血会导致脚趾溃疡或者发黑坏死,坏死部位的反复感染用一般药物常无法控制,产生所谓的“老烂脚”,此时再去医院就诊,已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张艳强调,早期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格外重要,高危人群应戒烟、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每天最好坚持30分钟以上的步行活动。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台湾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4 by 台湾新闻网 tw.tjxsju.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